深澜动力荣获安全技术创新奖、网联化技术创新奖
-
2023.04.01
-
深澜动力
以“发现中国商用车最酷黑科技”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商用车黑科技大赛于2023年1月19日落下帷幕。这是国内商用车领域首次将创新技术作为主体进行评选的活动,开创了商用车行业评选活动的先河。
深澜动力分别荣获网联化技术创新奖和安全技术创新奖两个“黑科技”奖项。
那么,深澜在动力电池安全技术方面有什么“黑科技”呢?
行业首创动力电池氮气系统,打造动力电池安全“防护罩”
近些年,新能源车企和电池企业频频召开动力电池安全技术发布会,喊出了“永不起火”“只冒烟不着火”“永不爆炸”等口号。从技术角度看,这些都属于热隔离技术,如单体动力电池之间、燃烧飞溅物与动力电池之间的热隔离等,重在“防”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动力电池包内着火的问题。
众所周知,着火的三要素是:可燃物、助燃物(氧气)和着火源。动力电池单体内部含有可燃的电解液,可燃物天然存在;动力电池是能量载体,发生内外短路或热失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,高风险的着火源很难避免。因此,解决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的唯一出路,只能是将可燃物与氧气彻底切断,这样才能“治本”。
按照这个思路,公司动力电池安全技术开发和保障团队跨界对标,从医疗、航空航天、军事等领域找灵感。最终,团队借鉴航空级氮氧分离与高精度检测技术,在整车的压缩空气中分离出高纯氮气,充入动力电池箱内,实现动力电池箱内时刻处于无氧气的状态,即便动力电池发生短路或热失控,因动力电池周围充满氮气,彻底扼杀动力电池箱内的燃烧条件,就像火柴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无法点燃一样,真正做到了“釜底抽薪”。
这项技术叫“动力电池氮气保护系统”,它为动力电池构筑起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安全防护罩。不仅如此,这项技术还存在诸多实用性极高的功能,例如动力电池系统实时气密性检测、动力电池凝露抑制等功能,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系统的电气安全性。
动力电池氮气保护效果对比
从“有线”到“无线”,开发更高可靠性的电池管理系统
相比有线电池管理系统,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主从板间无低压线束,可靠性强、可支持非接触诊断、通用性强、可扩展性强;同时可减少电池箱内线束,简化Pack结构,提升整包能量密度,可更高效、更可靠地推动汽车电动化,被业内认为是未来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。
电池系统拓扑示意图(采用 WBMS技术前)
电池系统拓扑示意图(采用 WBMS技术后)
面对新能源商用车电池系统电量大、电池箱数量多、布置分散、数据传输距离长等特点,电池管理团队开发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在0.1S内完成六个电池箱288串电池信息的采集和传输,电池数据送达率均达到99%以上,达到了有线电池管理系统的水平,取消了电池系统90%的低压线束和接插件,进而消除了电池包低压连接带来的故障,实时稳定的电池状态监测,使车辆运行更可靠、更安全,并可降本减重;通过无线加密传输电池信息,实现了从电池包生产、仓储,车辆制造、运行、维护以及电池循环利用过程的更可靠、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成本更低的管理;可以灵活调整电池数量以满足不同平台需求,有助于宇通打造丰富的电动车产品阵容,覆盖客车、卡车、环卫等多个细分市场。
采用 WBMS技术前
采用 WBMS技术后
未来,公司将在动力电池安全技术方面继续开展深入研究,搭建动力电池系统云端数字孪生模型,精准评估和预测动力电池健康状态;探索“车-云”协同智能安全管理技术,提前识别并消除动力电池系统潜在安全风险,避免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的发生,持续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。